对话行业资深从业者:软体家具发展,国内外有何区别?

导读:
对话行业资深从业者,交流软体家具未来新发展!
不久前,笔者和一位多年家居行业经验的朋友W先生(应被访者要求,为化名),交流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。W先生有着多年的软体家居行业从业经验,并且熟悉国内外的渠道与品牌发展。

随后,我们对W先生就软体家居发展这一话题,做了进一步的采访。本文整理,以飨读者。

今日家居:从欧美市场来看,软体家居的销售渠道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律?

W先生:

欧美一开始也是以出租为主的卖场形式,但是随着欧美家居零售市场越来越成熟,家居卖场主要是以自己品牌来命名的,例如欧洲比较知名的John Lewis、IDE等,美国的CRATE & BARREL , ROOM & BOARD, WEST ELM, INTERLINE等,形成了现在连锁发展的模式。

延伸阅读:从小商店到家居零售巨头,Crate & Barrel如何俘获美国中产阶级?

今日家居:对比国内,欧美市场的软体家居销售渠道,有着怎样的特征?

W先生:

欧美市场会展示品牌最强或者最具代表性的产品,不会给你很大的面积,一定是有特点销量又好的产品,也许30-50平米,也许3-5款产品;我去到的欧洲很多连锁店的床垫区,集合了一些全球知名的品牌,面积基本都在几十平米,因为他们知道好卖的产品就那几款。

今日家居:从终端市场来看,欧美市场软体家居近几年的消费韧性如何?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?

W先生:

欧美市场软体家居更换的频率比国内要快的多,消费频次高。他们会更关注环保,主要体现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,方便拆卸等方面,功能性也是他们选择产品重要依据。

今日家居:对比海外,国内市场软体家居的消费有着怎样的特点?未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?

W先生:

国内市场软体家居朝着品牌高度集中的方向在发展,一些头部品牌利用自身优势在渠道、价格、供应链上有很大优势,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。

但是随着95后00后逐步步入社会,年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、功能性的产品越来越追逐,一些小众品牌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。

认清自身优势,不断升级延伸,无论市场怎样变化,都会有一席之地。

今日家居:从渠道模式来看,软体家居的独立店模式要想跑通,需要具备哪些条件?比如需要达到怎样的平均消费水平,独立店运营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等

W先生:

近些年来,一年有前瞻性的经销商开始走出去做独立店,这是好事;因为一个家具店不光可以卖家具应该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,可以有一些小饰品、灯具等;也可以增加一些咖啡、书吧、小型游乐场,让客户有的逛,有的玩,有的选。

做这种独立店首先经销商要有很强的选品能力,选择每个品牌最核心的产品来组合;

其次要有一定的空间摆场能力,之前做单一品牌都是品牌方来摆场,独立店就需要老板自己来折腾,不断的优化空间美感,我看了很多的独立店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;

同时在宣传方面要多下功夫,以前靠商场来引流,走出来就需要在不同宣传口自己挖掘做传播,才能把客户吸引到店。

最后就是复制能力,你是开一个小而美的店,还是希望可以在一个城市有好几家,或者能在全国来复制。

因为在中国只有一小部分的区域集合店品牌,还没有一个真是全国性的家具连锁集合店,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。    

版权声明:今日家居网独家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地址。未经许可请勿随意删改文字, 随意删改本站内容,今日家居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